晏菡茱此时站在番麦田间,用手比划着麦穗的大小,那饱满的麦穗甚至超过了她的手掌,她的大眼睛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世子,您看,这番麦的穗子甚至比我的手还要大。根据我们之前观察到的麦粒的大小,一株至少能结出一两重的粮食。”
“大多的番麦茎秆上生长着两个麦穗,一大一小,那个较小的麦穗也能结出半两重的粮食。这样一来,亩产量之高,的确令人惊叹。”
“是的,世子,这番麦的丰收在望,不仅穗大,而且产量惊人,每一株至少能结出一两重的粮食。”
沈钧钰眼中闪过一丝感慨:“这丰收的景象,真是天赐福祉,惠泽后世。”
赢公公连连点头,笑意更浓:“正是如此,世子与世子夫人,番麦丰收,实为陛下洪恩,百姓福祉。”
晏菡茱此时站在田间,用手比划着番麦穗的大小,眼中满是惊喜与敬畏。
在庄子之上,赢公公与几位老者已将此事筹谋得淋漓尽致,“世子夫人言之有理,这产量,必将高上加高。届时,定要亲口品尝,究竟是怎样的美味?”
晏菡茱心念一动,想象着那鲜嫩的番麦,此刻烹煮正是口感最佳之时,然而她却不敢轻易尝试。在这众多的眼中,番麦的价值远胜生命。记得王世文曾随手折断一株番麦,结果遭到了赢公公的一顿痛击。
沈钧钰轻笑一声,“待到丰收之日,饱满的颗粒留下作为种子,那些不够饱满的,则用来食用。”
沈钧钰心中早有打算,要留种推广,他深知每一粒种子的价值,意味着来年将多出一株丰收的希望。
晏菡茱回首一笑,笑颜如花。
沈钧钰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让番麦造福更多百姓,他的心中充满了执着与担当。即便他是个官场迷,却也是一个心系百姓、为民请命的清官。
夜幕降临,明月高悬,预示着次日必然是个晴朗的好天气。
沈钧钰因心情舒畅,晚餐时多吃下了半碗饭。由于腿伤未愈,他和晏菡茱选择了书房作为夜晚的归宿,以免在卧房中相互撩拨,彼此都感到难耐。
在柔和的灯光下,沈钧钰耐心地指导晏菡茱练习书法。晏菡茱朗读着沈钧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