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以前所不敢想象的,他的内心更加蠢蠢欲动起来。
宋江也知道许多节度使都是绿林好汉出身。
他以前没有手下、没有势力,无法走这条路,可现在他有了。
他的脑海中形成这样一个计划:以清风山喽啰为班底、继续发展势力、等待朝廷的诏安。
他也正是用这个理由说服了花荣、秦明等人,而清风山的地盘太小了,不是他施展才能的地方。
宋江盯上了梁山的八百里水泊,而且那里距离汴京比较近,稍微闹出点动静,就能引起朝廷的注意,简直完美。
一行千余人直奔梁山泊而去,在行至对影山时,宋江又顺手说服了两个头领,收拢了二人手下的喽啰,队伍再次突破两千人。
如此浩大的规模,沿途官府也不敢轻易招惹,一个个装聋作哑,好像对所辖境内路过这么一伙强人的事情全然不知。
……
宋江家居郓城县,距离梁山泊并不远。
大队人马不断逼近梁山时,在家中的宋老爹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不想宋江落草为寇,便让小儿子宋清写了一封书信,假称自己已经病逝,以此骗宋江回家。
……
宋江私放晁盖的事情,知情人阎婆惜被他杀害了,所以这件事并没有泄露,而晁盖更不会把这事挂在嘴边。
所以至今为止,宋江在明面上只背着杀害阎婆惜这一桩命案。
只是他有了诏安的计划后,也不在乎多背一个案子,为了树立自己的仗义形象,他主动将此事宣扬了出去。
现在这些跟随而来的喽啰、哪个不知道是他宋公明当初放了晁盖,才有了如今的梁山寨主晁天王。
宋哥哥却因此事身陷囹圄、亡命天涯,这件仗义勇为的事迹,甚至已经在江湖上广为流传了。
他们的宋哥哥有这份恩义,又有两千多人的势力,到了梁山不得坐那第二把交椅吗?
说不得晁盖心中感激尤甚,直接选择退位让贤了,毕竟若是没有宋哥哥,你晁盖的坟头草都几米高了吧?
这也是宋江刻意营造出来的氛围。
眼看就要到梁山了,石勇带着宋江的家书及时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