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还专门写了首诗来指责黄权呢:“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堪叹黄权惜一死,紫阳书法不轻饶。”
这边曹丕又转过头问贾诩:“我一心想着一统天下,你说我是先去收拾蜀国呢,还是先对付吴国呀?”
贾诩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陛下呀,刘备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再加上诸葛亮那家伙,治国那是一把好手。东吴的孙权也不简单,能看透局势。现在陆逊又把兵屯在险要的地方,靠着大江和湖泊,咱们想要一下子把他们拿下,可没那么容易。依我看呐,咱们这些将领,没一个是孙权、刘备的对手。就算陛下您亲自出马,带着天威去攻打,也不一定能稳赢啊。我觉得咱们还是先稳守,等着这两个国家出点啥变故再说。”
曹丕一听,不乐意了,一甩袖子说:“我都已经派了三路大军去攻打吴国了,怎么可能赢不了呢?”
尚书刘晔赶忙站出来说:“陛下呀,您不知道,最近东吴的陆逊刚把蜀兵七十万打得落花流水,现在他们上下一心,而且还有长江天险挡着。陆逊那家伙鬼点子又多,肯定早有准备。”
曹丕一听,有点恼了,质问刘晔:“你之前还劝我伐吴呢,现在咋又来阻拦,你啥意思啊?”
刘晔赶忙解释:“陛下呀,这形势不一样啦。以前东吴老是被蜀国打败,气势低落,所以咱们可以趁机攻打。可现在人家刚打了大胜仗,士气高涨,锐不可当,这时候去打,可不太明智呀。”
曹丕把眼一瞪,大手一挥:“我主意已定,你别再说了!”说完,就带着御林军,亲自去接应那三路兵马了。
很快,就有哨马来报,说东吴早有准备:吕范带着兵拦住了曹休,诸葛瑾在南郡挡住了曹真,朱桓在濡须抵挡住了曹仁。
刘晔一听,赶紧又劝:“陛下,人家都准备好了,咱们去了恐怕也捞不到好处啊。”可曹丕根本不听,带着兵就走了。
咱再把目光转到吴国这边。吴将朱桓,年仅二十七岁,那可是胆大包天,孙权对他喜欢得不得了。当时,朱桓正在濡须督军,听说曹仁带着大军去攻打羡溪,他眼珠子一转,嘿,机会来了,于是把所有的兵都派去守羡溪了,只留了五千骑兵守着濡须城。
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