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侯宋慕青和青州主簿顾流川携子带女,十分难得地在百里府会了面。
“这起复的旨意,不像是陛下的意思。”宋慕青忧心忡忡道。
“倒也不算起复,侯爷在朝中的官职早就没了,只是空挂着永寿侯的名头,于朝堂上的事情,不能插手丝毫。这二皇子,到底是个什么用意呢?”相比之下,顾流川却要闲适许多。
百里相则更是不将此事放在心上,道:“管他江易寒打的什么主意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我在,他别想作恶。侯爷和顾大人可以从南边和边疆回到京城,总归是好事。”
“这倒也是。”顾流川同意道。
圣谕传到吏部,吏部尚书又派人将文书调令直接送到了客驿,宋慕青和顾流川接旨后,均可重回旧宅。
只是,顾流川并不是官复十年前礼部尚书的原职,而是任五品官员——礼部郎中。
虽说和十年前比算得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和进京前青州主簿那等八九品末流官员比起来,已算是高升了。
顾流川看了眼仍在冷战的宋慕青和顾若云,问了句旁的:“大殿下呢?”
“他去了除妖司上衙,我早上去点了个卯就回来睡回笼觉了,想来他仍在衙门里用功。”
听及此处,顾若云钦佩地看向百里相,道:“百里真是厉害,大殿下在衙门里如何用功,都赶不上你。”
顾流川无奈地看了眼顾若云,又看了眼宋慕青,道:“若云年幼无知,口不择言,还望诸位不要见怪。”
宋慕青却是很和煦地笑了笑,道:“都是我这个做长辈的,没有教好她,不怪若云,还是怪我。”
终于从客驿中脱身有了去处,顾流川此时才想起自己还未曾当面好好感谢过侯爷,忙道:“当年多亏了侯爷求情,不然若云也要跟着我们去青州那等苦寒之地受苦。这等恩情,顾家没齿难忘。”
宋慕青含笑看了眼宋莫浔,道:“不算什么,力所能及,能帮则帮。”
宋莫浔听了,颇为幽怨地看了眼顾若云,后者却正双眼冒光、一脸崇拜状地看着百里相。
宋莫浔丝毫不怀疑,若百里是个男子,顾若云哭着喊着要嫁的人一定会是百里相,而不是表哥江风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