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群人当中,楚辞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存在。
她身着一袭素雅却不失精致的降色长袍,亭亭玉立,宛如一朵盛开在清晨的牡丹。
其容颜更是清丽英武,眉目深邃,让人见之难忘。
此时正端坐在凤椅之上的宁萧,目光随意一扫,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气质绝然的楚辞。
待众人站定之后,女皇在女官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高位。
她的步伐优雅从容,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尽的威严与尊贵。
当走到楚辞面前时,女皇停下脚步,静静地凝视了她两秒钟,随后,才继续向前走去,正式开启了问话的流程。
由于楚辞的回答顺序被安排在了中间位置,所以此刻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然而,等待并没有让楚辞感到焦虑不安,相反,她始终保持着镇定自若的姿态,静静地伫立在原地。
没过多久,女皇便移步来到了她的面前。
“你可是楚辞,宋太傅之徒?”女皇轻声问道,语气虽然平和,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却是不言而喻。
楚辞听闻此言,并未抬起头直视女皇,而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然后低声回应道:“回陛下,正是在下。”
女皇微微点头,接着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今宁州突发水患,灾情严重,你可有良策应对?”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在场那些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们不禁相互对视一眼,同时挺直了身子,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显然,对于这样一个关乎民生大计的难题,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楚辞略微思索了片刻,旋即抬起头来,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此事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在下恳请陛下能赐些笔墨纸砚,以便详细阐述。”
宁萧听后,眯起双眼,打量楚辞片刻,轻轻抬手示意身旁的女官照办。
不多时,一张摆放着笔墨纸砚的桌子便被搬到了楚辞面前。
其他参与殿试的考生们此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楚辞,这些目光之中,有的充满了好奇与探究,仿佛想要透过她那平静的面容洞察到其内心深处的想法。
而有的则流露出毫不掩饰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