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最关键的是老秀才由于年事已高,一般不再追求仕途,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所以老秀才往往更为稳定可靠。
    “敢问县令大人,这些先生所需馆谷要多少?”顾洲远开口问道。
    “馆谷”原指接待宾客的食宿,后引申为塾师的束脩。
    顾洲远虽不在乎这一点点银钱,但也要做到了解市场才行。
    侯县令大手一摆道:“我帮你挑最可靠的先生过去,这些馆谷就由县里调拨了!”
    古代县衙通常是有专门的教育资金的。
    这些资金来源一般是田赋附加,在征收田赋时会按一定比例加收一部分作为教育经费。
    二是官绅捐资,地方官员和乡绅为了支持本地教育事业,会捐出一部分资金。
    三是学田收入,县衙会拥有一些学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的租金作为教育资金。
    四是商业税提成,从商业交易的税收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于教育。
    大乾对教育还是很注重的,把“兴学”作为培养人才,济世救民的基本手段。
    朝廷对县令三年一次的“考课”,除了考核钱粮征收,社会治安,司法审判,户籍管理之外,还要考察劝课农桑跟教化民风。
    其中教化民风就是重视地方教育,修建学校、聘请教师,鼓励百姓子弟入学读书。
    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道德规范,使百姓知礼守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所以顾洲远在大同村办学堂,是可以帮侯县令加上一笔政绩的。
    一切都不用他操心,只要出两个老秀才,就捞得这般丰厚的回报,侯县令自然很是大方。
    想通了其中关窍,顾洲远便也不跟他客气。
    他道了一声谢,想了想又道:“我还想请县令大人帮我寻两个女先生,当然女先生的廪饩由我来出。”
    请不要说古代女子不可能上学这样无知的话。
    在我国古代宋朝,女孩子也是可以上私塾的。
    除了官办的学馆不收女子,家族学馆还有先生自己家开办的私塾都是收女学生的。
    女子除了识文断字,还要在茶道、棋艺、歌舞、厨艺、刺绣……种种才艺中,起码选修一门才艺。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娱乐帝国系统清妖懂兽语穿六零,家属院里我最行高武:拉满全属性,我直接无敌了朱门风流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一人成宗离婚后,我转身娶了女领导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恋综摆烂,这个登徒子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