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叫李明辉,两个女儿李雪美和李雨卿。
对于这么一个五口之家来说;要在这几亩贫瘠的地里长出孩子们的学费,和一家人的穿衣吃饭;可见日子过的是多么的艰难,李明辉的父亲李卫国在村里可是个响当当的勤快人,因为他老实,诚恳谦和,十里八乡的人都喜欢找他帮忙,而且父亲干活是个多面手样样会,每次帮别人干完活,多少会有些报酬能贴补点家用,再有就是李卫国农闲的时候跟着村里的人到附近的市里县里打点零工,尽管几个月下来赚不了多少钱,可有总比没有强!
李明辉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在劳碌,在奔波的路上,手上总是老茧,一层又一层的脱落,每一次回来总把那些为数不多的血汗钱认真的清点好交给母亲王秀兰保管,除了孩子们的日常开支外,多的钱母亲就会攒起来给孩子们上学。
可尽管父亲如何的努力,这一年到头攒下的钱只够孩子们的学杂费,李明辉的印象里母亲好多年只有两身旧衣服,其中一件还是父亲穿破了的,母亲改了改给自己穿!
而父亲一年四季也是两套衣服!棉袄都磨的油光发亮!棉裤总是补了又补!
一个农村娃在他们老家能升到高中已经是不容易了,日以繁重的学费,还有两个妹妹也在上初中,让这贫穷的家庭更是不堪重负!
作为家里的长子,又是两个妹妹的哥哥,李明辉早就想外出打工替父母分担一点压力了。
而对于母亲王秀兰来说;虽然自己不识字也没上过一天学,可却是个非常明事理的女人,她希望自己的儿女将来都能做个文化人,能离开这贫瘠的土地,到城里工作吃上商品粮!
所以对孩子的未来,她抱了很高的希望,王秀兰哪怕和李卫国夫妇俩再辛苦再累,她们也希望自己孩子能上完大学,为此夫妻二人任劳任怨,就这样李明辉怀着万分内疚的心情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礼拜六的中午,李明辉刚写完作业,正拿着筐要去找两个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