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啥。”
刘恒辰先是拿起一个圆通物件,这东西主体是木头所制,由细到粗,一些地方用金属环绕,木材上头雕刻了些没见过的花纹,十分玄妙。两端各放了一块晶莹透光的片状物,似玉,却又比玉透亮许多。李鸿武从未见过。
“这个是我在市场跟一个来景朝经商的洋人换的。他们说这个叫千里镜。”
“干嘛用的。”
“你拿起来,用细的这一头怼着眼睛往外头瞧。”
李鸿武按照刘恒辰的姿势,随着刘恒辰帮他调整焦距,李鸿武发出一阵惊呼。
“这是何物!如此神奇!”
“不都跟你说了名字么。”
“好名字,有这东西,谁都做到目及千里了,你是怎么想着从洋人手里买下这种玩意儿的。”
刘恒辰当然不能说他是有意为之,这东西按理说应该要再过个一百年,等大洋彼岸其他国家的人开始频繁与景朝进行贸易时才会出现在大众视野。而现在这望远镜出现在华夏大地,只能是一些有钱人拿来收藏赏玩罢了,但毕竟自己的弟弟做了皇帝,这东西的战略价值就理所应当的往前提一提。
“看着好看新鲜,这东西我也没见过,还好他开的价不贵,要是再贵点我就舍不得买了。”
刘恒辰又是一句扯谎,这东西是他狠心花了二百两银子买下的,那洋人显然是从别的地方偷来的这做工精细的望远镜,上头的花纹他有印象,应该是英格兰某个很有名家族的族徽,这种东西不可能会被家族的人远渡重洋来此地交易。
结合做工,花纹,以及这镜片的清晰程度,刘恒辰估计自己在两千两范围内,都是可以一口价直接买下来的。好在最后是他借着前世的见识,唬住那个洋鬼子,让他以为景朝对这玩意儿不稀罕,是刘恒辰觉得做工比较不错,才只花了二百两拿下的。
他也庆幸,这个时候,英文已经发展成接近现代英文的样子了,没有那些古英文膈应他,跟那个来景朝不过六个月左右的英国人交流倒是没有太大的障碍。
李鸿武对这东西简直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