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的时候,赵家村周围好几个村落也慌了。
这风来得邪气,一看就是要下大雨的前兆。
虽然县里下了任务,也开了会,但是因为谷子还没有完全黄。
像韩家村那样的,也就装模作样地走走形式,其实一块地都没割。
只是把场地农具什么的收拾出来了,原打算再等个两三天,稻谷彻底黄了成熟了,才开始收割。
可这风一起他们也有些慌了,一边安排着人下田割稻谷,一边想着在哪里腾出地方,放那些收割的稻谷。
因为收回来的稻谷不能沾水,一旦见了水很容易发黑发芽。
那稻谷可就全毁了。
下河村和何家村的村长,回来后也按照上面的指示,收割了一些稻谷。
只是因为心里有些不情愿,所以收割的稻谷也不多,这会儿看到起风了,要下雨了。
下河村的村长觉得,按照他们的经验,这雨最多下个一两天,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等雨水停了后,他们再收割稻谷,刚好赶上稻谷成熟,所以他们也不慌。
何家村的田地比较多,因为拿不准这场雨会下多久,所以此时召集全村人,赶紧抢收稻谷。
像何平和何凡他们,已经从窑厂回来了,忙着本村的秋收。
听到村里干部要求抢收,何家村的村民也知道,这是全村人一年的口粮,那是一点都大意不得。
所以,这会儿也全部卯足劲抢收粮食。
人多力量大,赵家村的人,都被张建国一再催促叮嘱。
一群人冒着大风,不停地割着稻谷,割下来的稻谷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晒,而是马上捆起来,众人挑着一捆捆的稻谷,放进张建国的拖拉机里,再有拖拉机给拖到打谷场上。
张建国也忙得够呛,到处都需要拖拉机,脱稻谷、碾稻谷,忙得他喉咙都冒烟儿。
可这会儿不是休息的时候,这天阴沉沉的,大雨随时会落下来。
一旦稻谷被淋湿,就会多了许多麻烦。
村里人都忙碌着,谁也不敢偷懒,毕竟一年的口粮都在这里,有没有吃的,能不能吃好吃饱,就看这个秋收能抢回多少粮食。
整个赵家村就像蚂蚁搬家一般,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