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听闻此言,原本微闭的双眼猛地睁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先生可有良策?”
言语之中,透露出他对秦臻的信任与期待,在嬴政心中,秦臻每次献策,皆能切中要害,化解难题。
“臣建议,大王可速下军令,集结精锐部队,于韩境边境地区,摆出一副剑拔弩张、即将大规模进攻韩国的态势,给韩国造成压力。
挑选秦国最精锐的部队,在边境扎营,每日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练,让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让韩国的斥候远远便能望见,心生恐惧。
同时,派遣使者前往韩国,与韩王进行和谈。
但此番和谈,需向韩国提出一些极其苛刻的条件,比如割让数座城池、献上大量粮草辎重等。”
秦臻顿了顿,接着解释道:“韩国如今国力疲软,面对我大秦的强大压力,必然会心生恐惧。
他们与我大秦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
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韩王极有可能选择妥协,答应我们的要求。
如此这般,我大秦可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达到扩充疆土、增强国力的目的。”
嬴政听完秦臻的分析,不禁抚掌称赞:“彩!先生所言,甚合寡人心意。真乃天助我大秦,得先生这般贤才!”
嬴政得到秦臻的谋划后,眼中光芒大盛,内心畅快之意溢于言表。
此谋划,与他长久以来深藏心底的战略意图不谋而合。
于是,嬴政当机立断,一刻也不愿耽搁,决意即刻将此计划付诸实践。
当天,嬴政在返回章台宫后,便高声传令,急切传唤华阳太后、吕不韦,以及朝中数位足智多谋的肱骨大臣。
不多时,众人齐聚于章台宫议政大殿后。
嬴政将秦臻所献之策,从起因,到实施步骤,再到预期结果,详详细细地讲述给众人。
众人皆屏气敛息,静静聆听,待嬴政话音落下,殿内先是短暂的沉默,随后便响起此起彼伏的赞同之声。
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对这一谋划赞不绝口。
当天下午,在成功征得华阳太后与吕不韦的首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