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所着诗歌俱是难得的佳作,实在难分伯仲,何不共同评为此次的魁首呢?”
那刘表听了刘封所着的诗,原本还在内心暗自嘀咕:
“这刘封,真是好不懂事!
虽然他所作诗歌确实强于王仲宣,但如果将其定为诗魁,岂不就等于承认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吗?
这岂不是得罪了在场的众多士族文人?
但如果不把诗魁给刘封,那一旦此事传出去,明知刘封所作诗歌强于众人却未能夺魁,岂不是平白落了我的形象,显得我昏庸无知,心胸狭小?
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听了周不疑的提议,刘表顿时眼前一亮:
“好啊,只要是由王粲与刘封共同夺魁,那么之前所担忧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想到这儿,刘表原本纠结的面容豁然开朗,高兴地抚着胡须,点头道:
“元直言之有理,今日能得闻两篇传世佳作,实乃大幸!
如此,王粲、刘封你二人便可同为此次的魁首,共夺这诗魁之位!
如此美事,当浮一大白!同饮!”
说着,他举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在场众人见刘表已经开口,定下了王粲与刘封同时夺魁,虽心中各有想法,但也只好纷纷赞同,举杯同饮。
但在场众人心里都明白:
这所谓的双魁首,不过是为了给荆襄士族一块遮羞布罢了。
单论诗歌内容与格局,刘封所着的那首诗才真正有资格称魁!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今天席间所发生的事情一旦传扬出去,那么刘封的声望必将迎来一次井喷式的增长。
而坐在刘表身边的蒯越,目光炯炯地盯着一旁的刘封,心中暗自思忖:
“眼前这位刘封少将军,倒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今日如此出风头,看来所图不小。
而今刘备的亲生儿子出世,这刘封的身份越发尴尬,如果利用得当,倒是一柄对付刘备的好刀!”
念及此处,蒯越看着刘封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难以言明的意味。
而听到刘表宣布刘封与王粲同为本次诗魁,刘备的内心五味杂陈,仿佛重新认识了眼前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