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是在回途中用干粮解决,肚皮空得慌,崇祯用过晚膳后看书,倦意阵阵准备就寝间,李安邦急匆匆求见。
“启禀陛下,京师有急报!”
“呈上来!”
“遵旨!”
李安邦将手中奏本递给王承恩,王承恩再呈给皇帝。
里面的内容很多,崇祯一目数行,看后陷入沉思。
牛鬼蛇神们终于开始从幕后跳了出来,与之前的预想差不多,还有三天就是中秋节,人渣们或许幻想着在太和殿边喝庆功酒边赏月吧。
京师要乱就乱吧,水搅得越浑越好,那样才好浑水摸大鱼,小鱼小虾也别想逃脱。
这份奏本是今早发出来的,幸好两地仅隔不到四百里,官道也相对通畅,消息还谈不上滞后。
“小李千户,去把钱次辅、陈新甲、周遇吉、孙应元给朕叫来!”
“臣遵旨!”
不多时,四人来到御前,崇祯将奏本递给钱龙锡。
“都看看吧。”
钱龙锡双手接过。
把孙承宗与内阁、曹化淳、李若链、六部尚书联名奏本看完,钱龙锡脸上没有多少变化,陈新甲也差不多,接着递给周遇吉。
自崇祯到宣府一个月,京师的事儿没有向陈新甲隐瞒,陈总督对京师进程大方向清楚。
“不知诸位如何看待?”崇祯问道。
“陛下,臣以为应以不变应万变,在必要之时雷霆出击,贼人行动目的已被锦衣卫掌握,需要的只是时间。”
钱龙锡作揖道。
钱次辅擅长理政,回朝近半年,早都跟上了皇帝节奏。
崇祯微微点头,他敢继续呆在宣府不走,就是因为清楚贼子们哪根指头在动,不过干等也容易干着急,似乎可以再做点什么。
“陛下,臣以为中原押解的流贼俘虏,应待京师事务尘埃落地后再进京。
京营人心浮动,又有半数以上抽至其它地域,税兵也大多分赴各地,臣麾下边军可调1万往京师方向异动,给首辅大人助力。”
陈新甲进言道。
本次边军整编只是针对宣府之军,大同方向的不在此列,还有两万余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