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起,建房子和种地两件事同时开始了,夏暖暖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更多种地的技巧,理论结合实践,她的种田技术突飞猛进。
    现在,夏暖暖每天都在村镇和石家庄庄之间奔波,最先修好的是通往村口的路。
    按照大庆初期的均田令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可分八十亩口分田、二十亩永业田;老男、残疾者分四十亩口分田,寡妻妾分三十亩口分田;
    若是户主,则额外再分二十亩永业田、三十亩口分田。
    普通百姓之外,杂户受田与百姓相同,工商业者和官户减半,道士和尚三十亩,尼姑女冠二十亩。而一般妇女、部曲、奴婢则无田可分。
    然而,实际分配时,宽乡地广人稀容易拿到足额田地,窄乡却因地少人多难以满足标准。
    可是那一带正是窄乡,大多是半荒的盐碱地,属于退海形成的盐碱平原。
    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这种含盐量高、土壤板结的土地几乎无法耕种,作物难以吸收养分,甚至会因“生理干旱”枯萎。因此,这些永业田基本形同虚设,也正因如此才轮到她分到。
    但夏暖暖毫不在意,她心中有千年文明的底气,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回去后,她打算查阅资料,向农业专家请教。
    村长带她看过那些盐碱荒地后,忧心忡忡地说:“其实你办个渔户也行,我们村里凑一凑,帮你交税就行。
    可你现在选了农户,这盐碱地根本种不出东西,也就那十亩口分田能有点收成。可每年的租庸调可不少啊,村里也帮不上忙。要是种不出东西,你这不是坐吃山空吗?”
    夏暖暖自信满满地回答:“村长,您放心,别人种不出来,我可以!”
    村长看着她一脸笃定的样子,嘴角抽动了一下,心想:这丫头怎么把种田当念书了?唉,等她尝到颗粒无收的苦头就知道了,不过,她家境殷实,折腾一阵子也无妨,就随她去吧。
    事实上,夏暖暖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就算她种田失败,她还可以靠现代技术“偷渡”物资过来,或者轻松用胡椒换钱。在大庆,她可谓立于不败之地。
    大庆初吏治还算清明,田赋较轻,按四十税一的比例征收。农户每年需上交口分田的“租”,即两石粟,大约相当于两百斤谷子。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书流放:储君冷脸做娇夫道界天下醉夜撩,心狂跳,闪婚大佬宠娇娇家父吕奉先谎言被拆穿后,留下破损的婚姻官场:破局后他成副秘书了官途:谋定而后动冰封末世:从攻略邻家太太开始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吴云肖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