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芋捏起几粒花椒细嗅,麻香中带着清冽的雪水气息,比寻常花椒多了三分通透。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在耳畔响起:【叮!检测到稀有食材入库,奖励“五味调和”食谱——椒麻鸡丝】。她指尖微顿,想起昨日在灶台边打盹时,恍惚梦见江南巷口的老妇人用青花椒拌鸡丝,醒来后菜谱竟清晰地刻在脑海里。
“正好,晌午给岳将军备些下酒菜。”沈芋取来陶盆,将新宰的土鸡用冰水浸过,“小安,去后院折支薄荷,要带露水的。”
食肆未到巳时便坐满了人。边疆的汉子们偏爱沈芋调制的胡辣汤,粗瓷碗里浮着油亮的胡椒,配着刚出锅的葱油饼,能驱散整宿的寒气。
今日却有些不同,几个穿着锦缎的外乡人坐在角落,袖摆上绣着云纹,一看便是从关内来的商队。
“听闻归林居的老板娘能把羊肉做出七十二般滋味?”为首的商人捻着胡须,目光落在沈芋端来的椒麻鸡丝上,“我等从长安来,最念这口麻辣鲜香。”
沈芋浅笑,将青瓷碟轻轻搁在桌上:“客官谬赞了。这道椒麻鸡丝用的是河州青花椒,配着薄荷叶提鲜,倒是与长安的胡麻鸡有异曲同工之处。”
她留意到商人腰间的玉牌刻着“太府寺”字样,心中暗忖或许是宫中采办的官员。
后厨里,铁锅热油滋滋作响。沈芋将焯过水的鸡丝撕成细条,撒上炒香的白芝麻,青花椒与野山椒在石臼里捣成泥,混着滚油泼下,“刺啦”一声激出千层香。
小安趴在灶台边数着碗碟,突然指着窗外惊呼:“娘亲,马车上的箱子里有活物!”
原来是凉州刺史府的长史送来两尾湟鱼,银鳞在日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沈芋想起系统曾奖励过“江河鲜”烹饪术,当下取来竹刀,将湟鱼斜片成蝴蝶状,用姜葱酒腌过,入沸水煮至半透明,再浇上用鱼骨熬的奶白汤汁。
“这鱼竟没有土腥味!”长安商人尝了口鱼片,筷子猛地一顿,“我在京中吃的黄河鲤,也不及这湟鱼鲜嫩三分。”
日头偏西时,食肆来了位不速之客。灰衣老者背着药篓,鬓角沾着草屑,站在门槛前踌躇。
沈芋认出是前日在市集见过的老郎中,当时他为猎户治蛇伤,却因缺一味七叶莲而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