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张家的氛围便有些紧张和奇怪了。
主要还是天女说话间轻轻带过、但资料很是详尽的内容惹得。
年纪大点的几个孩子,也都十来岁了,尤其是长子,也快成人了,剩下的除了刚出生没多久的五子和尚未出生的六子,也都是早早进学的。他们自然是能够读懂上面的内容。
一开始张家还在为自家父亲以后的成就而欣喜,但到了后面谈及他的结局以及张家事,脸上的笑意顿时便僵在了那里。
“开棺鞭尸”,“饿死”,“流放”,何至于此啊!
天女说父亲教儿子都没有教未来的万历皇帝用心,张敬修身为长子,心底其实也是觉得有这个可能的。
平日中,父亲也忙于政务,对于他们的教导,更多也还是集中在学问上。儿童帽也是知道自家父亲的名声,平日里也很是用功,生怕堕了父亲的威名。
他们当然知道父亲是用心的,只是到了后来,什么都说不准?而且他们也不敢和天子相比。
现在也只能看着他们家的结局,难免带上几分愁云惨淡。
还有宫中年纪尚小的皇三子,他看着天幕,脸上还带着些许懵懂,他现在早已知晓自己的名字了,那么天幕上的“朱翊钧”,是他吗?
玉不识讲到最后,对张居正的一生做了个总结,也是结束了这次的直播——
【关于明朝的历史也逐渐走远,但张居正留下的影响依旧存在。
梁启超曾将张居正与管仲、商鞅、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同列,认为他是“有明一代惟一之大政治家”。
而这位身上带着些许孤独色彩的大明首辅,以其强硬的改革手段,富国强兵,为行走在覆灭边缘的大明王朝续命六十年。
——他确实也配得上这个评价。
明朝的末帝朱由检更是说“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可见他也是对张居正的能力很是肯定和想要的。
毕竟万历皇帝初登基时,在张居正的教导下,也还是很可以的——他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
只是到了后面,随着张居正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