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他们的脸色就没有好看过。
不管是秦朝短暂的一统,还是秦朝糟糕的名声,都让他们很是揪心、烦心。
当然,其中胡亥和赵高要占去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只是因为此前陛下早已处理了胡亥和赵高,现在他们也无从发泄。
忽然觉得他们陛下的雷厉风行有些不好呢。
——哈,这也只是自己心中偷偷想一想。
嬴政倒是对此没有什么动怒的想法,他看了眼神色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愉的臣子,说道:“既然觉得不满,那就去改变它。”
而不是一直沉溺于既定的事实。对于玉不识来说,历史只是历史,但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这不正是天幕给予他们改变的机会吗!
众臣应声唱喏,对陛下强大的心态表示佩服和向往。
他们愿意追随陛下,也正是因为他的强大,而现在则更一步说明他们的陛下,并没有局限在一时一瞬,而是放眼更远大的未来。
嬴政早已习惯如何去处理这些不好的消息。
从他和母亲被留在赵国,从母亲放弃他,从昌平君选择了楚国……
嬴政心想,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被放弃和背叛,他想起之前水幕中“李斯”的选择,虽然恼怒,但也没有气极的情绪。
因为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负面的、不好的消息,然后化为己用、把它们转化成有用的东西。
他看着此时天女不断讲述的隋炀帝杨广,心中一片冷然。
是啊,还真是相像啊——不管是胡亥、杨广,还是二世而亡的秦朝和隋朝。
那么,杨广又是如何败坏了隋朝的基业呢?后世的皇帝在看吗?他又会如何选择?
【好了,我们说完了杨广的登基,来看看他的文治武功如何,是否真的就是一个“暴君”形象?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公元605年——杨广继位,改元大业。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些事业了。
他上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从大业元年下令营建东都到大业二年正式迁都洛阳,整个过程大约用了一年多,这其中,每月征调的民夫足有二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