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知,秦朝的灭亡,也有秦始皇操之过急、不给百姓留一口喘息的原因在。
杨坚:“这是自然。”
“……”
而在两人商议中,玉不识也开启了第三位“败家子”的介绍。
她的脸上一直保持着浅淡的笑容,这只是她的礼貌,毕竟说起这个“败家子”这个话题时,正常人也是很难保持微笑的。
【前面两位“败家子”,是真的把一个王朝给“败”掉了,但是接下来的两位,不似“亡国之君”,胜似“亡国之君”。
或许我说出他们的名字,你们就知道了。
一个是宋徽宗赵佶,一个明英宗朱祁镇。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总得来说,胡亥,杨广,赵佶,朱祁镇,这个人“败家子”的身份还是比较受到认同的。
对于赵佶的评价,一般来说,都认同他是很厉害,但全厉害在了文学成就上,可谓是“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毕竟之前介绍过的靖康之耻或许大家还记得?
至于到时候最后介绍的明英宗朱祁镇,身为“大明战神”,怎么可能能够忘了他呢?一次土木堡之变,埋葬了大明的数十万的英魂,甚至一朝文武大臣,这其中就包括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六十多名大臣战死。
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一路打到了北京。这也让不少人害怕,想着是不是也学着北宋,开启南逃,也只能说,幸好他们守住了北京。但就此逝去的人是已经回不来了。】
谈起伤亡,玉不识的心情也还是沉郁一瞬。历史书上那冷冰冰的文字和数字,是无数人的儿子、丈夫和父亲,是无数个家庭。
数字很轻,轻到或许大家对此都很少有这个概念。但生命很重,重到哪怕我们身处现代依旧会对历史念念不忘。
而朱瞻基听见自己或许是自己儿子的名字也被列于其上,顿时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祖父的凝视。少年皇孙也被提溜着拎到殿上来听讲,他当时还觉得这会许只会是来一起看看的,但你看,这不就关联上了?
虽然他还没有孩子,但《皇明祖训》可是对后世子孙子辈的安排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