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商朝末年,有三位仁人志士备受世人赞誉,他们便是微子、箕子和比干,三人合称“殷之三仁”。当时的商纣王荒淫残暴、昏庸无道,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微子作为纣王的亲兄长,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谏纣王改过自新,但纣王却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眼见着国家日渐衰败,微子心急如焚,于是他赶忙找到自己的叔父太师箕子以及少师比干一同商议应对之策。
比干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当下局势危急,为了确保殷商王朝能够得以延续下去,不至于断了香火,应当让箕子和微子尽快逃离这是非之地。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由微子携带珍贵的祭器先行出逃。然而,箕子心中对于这片土地和祖宗基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实在不忍心就这样抛下一切离去。无奈之下,箕子只得佯装发疯,希望以此来躲避纣王的迫害。可惜事与愿违,箕子的计谋还是被识破了,最终他惨遭囚禁。
另一边,比干则选择了继续向纣王直言进谏。可谁知那纣王早已丧心病狂,对比干的忠言逆耳感到极为恼怒,竟然下令将比干剖腹挖心,一代忠臣就这样含冤而死,于封神榜上留名,称为文财神!
时光荏苒,转眼间武王率领大军攻灭了殷商。微子得知这个消息后,深知大势已去,为了保存殷商的一点血脉,他毅然决然地携带着祭器来到了武王的军营门前。只见微子脱去上衣,露出赤裸的上身,双手反绑在背后,满脸羞愧地跪地求告武王,请他高抬贵手,放过殷商的子民。
武王见微子如此识大体,又念及他往日里的贤名,便大度地释放了微子,并恢复了他原本的爵位。不仅如此,武王还分封纣子武庚禄父,赐予他丰厚的俸禄,让他得以继续祭祀殷商的祖先,同时派遣管叔和蔡叔前去辅佐武庚禄父,以防他生出异心。此外,武王对箕子也十分敬重,特意将他封为诸侯,派往朝鲜治理一方,并且不以臣子相待,给予了箕子极高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