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惭愧。”
“不知李先生何方人氏?”
李陌拱手道:“在下祖籍宁州,从小随母亲到了建康,在建康长大。后来偶然得了尚书仆射的赏识,入府成了个幕僚。不过,在下从小随母亲皈依佛门,是个俗家弟子,一年中又一半时候在会稽的若耶山修行。在下在京中算是个生面孔。”
“原来如此。”孙微沉吟,“不过,这两年会稽纷乱不止,若耶山也并不平静吧?”
“这世上本就没有真正平静之所。在下去若耶山,不过喜欢那里的景致罢了。”
孙微点点头:“若耶山仔会稽。想来,先生知道三仙教之事。”
“在下知道。”
“此战,朝廷若是不能得胜,只怕先生也再去不得若耶山了。”
李陌笑了笑:“此言甚是。监军正是为了世子能打胜仗,才到临海去的。”
“如此说来,监军和先生是为了世子好?”
“正是。”
“那妾就不明白了,监军逼着妾同行,也是为世子好么?先生恐怕对世子不熟悉,世子可是最恼被人要挟的。”
“在下可向王妃保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王妃受一丝委屈。”李陌道,“再者,王妃果真被逼同行么?若王妃不愿,谁能逼着王妃?毕竟城里城外都是江州军,而监军只一百护卫,无力抗衡。更何况,王妃对杨将军有恩,只要王妃一声令下,杨将军岂有不出手的道理?”
孙微打量着他,道:“先生虽在山中修行,看似不问世事,但知道的却不少。”
“在下不过是俗人。忠君之事,该知道的还得知道。”
“好一个忠君之事。”孙微道,“先生想必知道王仆射想要什么。此物,是世子用命换来的,他不会给。届时,先生打算如何当这忠臣?”
李陌笑道:“那就不劳王妃费心了。”
孙微知道话到此处,已经说完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的莲子羹要凉了,先生请回吧。”
李陌起身来,却笑了笑。
“道同不同,却并非一定。”他说,“来日方长。”
孙微的目光定了定,对阿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