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千机想了想:\"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医案本:\"第一层是治病。比如刚才这个方子,就是针对寒毒入腹的。\"
翻开第二页:\"第二层是养生。像军中的"铁骑散",就是根据将士们的体力消耗来调配的。\"
最后翻到第三页:\"第三层最为重要,是预防。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增强体魄,避免生病。\"
\"好!\"孙道济击掌,\"你能想到这三层,已经得其精要了。\"
\"确实,\"王怀隐说,\"这不正是"上医治未病"的道理?\"
李慈心也点头:\"将军中的实践经验与医理结合,确实很有见地。\"
这时,病人已经好转,能够说话了。
\"敢问医者,\"病人虚弱地说,\"可有方子能预防这种情况?\"
\"有。\"华千机取出一张纸,写下几味药材,\"这些都是常见的调味品:干姜、陈皮、砂仁、藿香、甘草。平日烹饪时加入一些,不仅可以增香,还能温中健脾。\"
\"这\"病人有些惊讶,\"这些不是药材吗?\"
\"医食本是同源,\"孙道济说,\"许多调味品都是良药。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正是,\"华千机说,\"比如干姜,冬日煮汤时加入,可以温补;陈皮不仅能提味,还能理气;砂仁既能增香,又能助消化\"
\"妙!\"王怀隐说,\"这样百姓们就容易接受了。\"
\"而且,\"李慈心补充,\"这些东西本就便宜易得,百姓们完全用得起。\"
华千机继续说:\"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杨家军的方子里,很多都是根据季节和地域来调整配方的。\"
\"此话怎讲?\"
\"比如夏天行军,方子里会加入薄荷、菊花这些清凉之品;冬天则多用干姜、桂皮这些温性药材。\"
\"这不正是"因时制宜"吗?\"孙道济说。
\"还有地域的考虑,\"华千机说,\"北方干燥,方子里就会加入滋润的药材;南方潮湿,则多用化湿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