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之望一开始也曾好言劝慰过吕伯刚,让他多用些心思在民政上,做出些政绩来,将来也好回到关内。只是当时二人都是县令,吕伯刚哪能听得进去这位同龄人的劝慰。
后来方之望光速升迁,再去劝导吕伯刚,在吕伯刚看来,就成了以势压人,眼看着一同外放的方之望一路高升,吕伯刚的内心更加不平,但他的不平不仅没刺激他尽心政事,反而令他更加放纵,整日饮酒买醉,想靠着这些麻痹自己。
终于在方之望又一次找吕伯刚谈话时,二人彻底闹翻,好在方之望不是个心胸狭隘之人,加之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容不得人,所以没有给吕伯刚使过绊子。富庶县也不愧富庶的名字,虽然吕伯刚这个县令不怎么管事,但这么多年也没出过什么大乱子,关外也一直缺少文官,吕伯刚也就这么一直在富庶县混了下来。
在燕行云到达辽西之后,吕伯刚内心又燃起了一些希望,不过吕伯刚展现自己的方式还是他吟诗作对那一套,他让人传播自己的才名,还派人向燕行云的府邸送过自己的诗集,希望以此吸引燕行云的注意。
不过一门心思扑在沙场建功的燕行云,哪有兴趣去关注这些,吕伯刚那本诗集也在高福那就被拦了下来。之后一场辽东大战,平添了许多州县,又多了个知府的位置,吕伯刚心想轮也该轮到自己升官了。
谁想几个月过去,方之望平调辽东当知府,但谁都知道这是入了世子的法眼,以后前途无量,大宁的知府也由原来的兴中州知州升任,各州的知州也都定了下来,原来辽西各州县的主官,几乎人人升官,唯独他吕伯刚依旧无人问津。
吕伯刚心如死灰,他觉得定是方之望在世子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在刻意的打压自己,心灰意冷之下,吕伯刚都想辞官回乡了,但最终还是舍不得这个官身,又开始整日在后院借酒消愁,吟弄些酸词滥调。
今日到县衙后院陪着吕伯刚饮酒观雪的人是富庶县的县丞,王五。虽然姓王,但王五这个王跟定远侯王公武的王写不到一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