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昀在外奉行食不言寝不语,汤均益和齐鸿之见他虽然吃饭动作快,但并不失态,一口菜一口饭,举止从容,尤其他长得好看更加赏心悦目。
奚昀吃完后率先端起盘子,“我有问题要去问夫子,你们二人慢用,我先走一步。”说完就走了。
汤均益目送他离去,然后转头问齐鸿之:“你觉得他怎么样?”
“心境宽广,不拘小节,不像寻常农门子弟。”齐鸿之眯了眯眼,“是个妙人。”
要是换做其他家境贫寒之人,见着他就低头走掉了,要是看到他递一盘肉过来,只怕会觉得是在羞辱和怜悯,守着自己微不可及的书生自尊宁愿继续啃青菜。
汤均益想到奚昀为维持生计做出的那些举动,点点头道:“确实是个妙人。”
妙不妙人奚昀不知道,他只知道要是没赶上中午那段时间去问问题,汤夫子就要回去了,一旦等他离开就要再等两天,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汤夫子最擅长的是教写策论,他的课基本都安排在临近考试那段时间,刚开学没几堂课。
“夫子,你在吗?”
“进来。”
奚昀赶紧推门进去,就看到汤夫子在批改今天上午他们默写的卷子,他扫了一眼,也不知道是谁的这么可怜,总共就没写出来多少还被夫子用朱墨圈了一半。
“何事?”汤夫子掀起眼皮子看他。
奚昀掏出他之前在家整理出来的一些有疑问的地方,赶紧问。
汤夫子接过纸张,随即耐心地给他解惑。
窗外微风拂过,偶有蝉鸣一两声,也有别的夫子路过瞅一眼,心道这学生还真是好学。
奚昀听完讲解茅塞顿开,思路似清泉喷涌,只觉浑身畅快,于是开心道:“多谢夫子为学生解惑。”
汤夫子点点头,突然问:“我布置的策论题目,可有思路?”
上午汤夫子的课结束他还布置了一篇策论,两天之后收上来,题目是治国安邦之本。
奚昀早有准备,他斟酌一番,便道:“欲安国之邦,应以民为主,民盛则国盛,民衰则国衰。”
所有的题目都是可以套公式的,现在的高考作文主题如果是永不偏离的红色主题,那古代科举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