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李大伟联合几名管理人员制定了详细的价格体系针对不同品牌型号汽车的零件拆解薪酬规则。
员工可单独也可组队拆解,原底薪保留,在此基础上,多完成一个零件即可获得从几分至几十美分不等的计件薪酬。
工人想加班完全没问题!只要不超法律规定最高工时限制即可,若超过也有风险自负的责任声明——如出任何意外伤害由个人全责与公司无关。
这种虽然听似残酷但却是实际存在的法则:想要挣更多就得付出更大努力工作!
可是这个提议被张明和汤姆否决,认为过于危险且据数据分析显示疲劳工人会提高事故发生概率 。
他们考虑的并非人命而是事故成本比多出小时创利润低得多。
最终将每日最长工时限定在十四小时内。
随后李大伟把新规定公告在车间里引发一片欢腾,那些请来的本地管理者对此十分惊讶,不明白为何被告知将来需额外付出时间反而如此喜悦?
但他们哪里懂得对于这群员工而言,按件计酬意味着什么。
---
从实施开始当天,拆卸效率就成倍提高 。
一周之后,固定团队成立后又实现双倍增益。
dml因此专门举办了一场庆祝酒宴赞誉李大伟的伟大贡献,然而他自己心中无比谦卑因为他深知背后真正伟大的是辛勤劳动着的人们。
产量提升零部件增长,伴随而来的难题则是支付给工人薪水也相应快速增加造成账目紧张。
张明给李大维修团队组建设立最后时限,否则可能因拆车业务支撑不住倒闭。
修车学徒正在本土工程师培训下学习知识不过这并不容易。
首先是语言障碍重重,其次是无收入的学习阶段令很多人羡慕隔壁拆车高薪诱惑。
李大伟了解他们的想法但他认为单纯用金钱鼓励不足以达到理想效果于是采取了一些变通办法包括简化并专业化工艺流程 。
培养每位工成为全能机械师不现实,他决定分工教学让各个小组专门负责不同品牌车型维护修理操作步骤通过聘请专业翻译配合摄像团队将每项拆装录制形成标准化示范教程,并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