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学生身份,即便身为研究生也需住校,李伟东却被特殊对待。
一般情况下四人间寝室,而他一人居住独套房间;通常学生们住在统一宿舍区,而李伟东单独享有一座小楼供住宿使用。
这种待遇源自经济原因。
在得知自己入学消息后,其所创办公司慷慨向北京学院捐款百万美金。
此笔巨额捐赠在学校极为罕见,引发高度重视。
捐赠仪式时,李伟东才从微笑的巴恩先生那里明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
按照公司章程规定,作为核心技术创新者和技术奠基人,无论何时何地进入何种院校进修学习,公司将始终对所在高校实施同等资助力度。
“这对你未来的学术和生活均有益处。”
除资金援助之外,还包含联合科研实验室共建协议,该建筑便是此次捐助建设而成。
新楼刚落成不久,空气中仍散发着新鲜涂料的气息。
虽然一开始有些排斥,但由于设施齐全便利最终还是住了进去。
一天下午课程结束返回住处之时,有人正在门口等候。
“李伟东,您好呀!”对方主动寒暄道,“好久不见啦。
我是之前红新厂老熟人李先生啊。”
“哦李先生,原来是您来了啊。
今天怎么抽空到学校这儿找我呢?”说着把客人迎进屋里。
“唉说起来挺感慨,你还记得初到钢厂时候的模样吗?这么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农村小伙子,如今成了大人物喽。
真是不容易呐!”
“哈哈,承蒙您还记得。
其实很多细节我已经模糊不清了。”李伟东边说边引导对方坐下:“李先生请里面坐坐。”两人相对而坐后,气氛稍显凝重。
直截了当提问道:“李先生,关于合资工厂的事情定论了吗?””
“你是说太平洋投资跟第二机械厂以及西特集团合作那事儿吧。
基本已经谈妥签订框架协议,目前正呈交审批。” 李没有隐瞒事实。
“那能不能麻烦你将合同改签给原来的红新厂?不要换掉现在的合作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