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卫从包里拿出了林一给他的剧本,他轻轻翻开剧本的封面,开始仔细阅读起来。他的阅读速度并不快,每看到一场戏,他都会在脑海中按照自己的拍摄习惯过一遍戏,想象着如何将这些情节呈现在镜头前。
当胡大卫把剧本看到一半的时候,他的想法和马腾一样,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青春校园爱情剧。然而,与其他同类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中有很多与音乐相关的剧情。胡大卫对这些情节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林一是魔都音乐学院的学生,对于一个没有写剧本经验的人来说,他创作出来的剧本很可能会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写进剧本里。
剧本才刚刚看到一半,他的眉头就已经紧紧地皱了起来。他原本对林一的创作能力抱有很高的期望,毕竟林一是一个有才华的音乐人,他也听过林一的歌,有很多歌词他都觉得林一写的非常好。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他开始对林一创作剧本的水准感到有些失望。
他注意到,剧本中的很多台词都显得有些刻意和做作,似乎是在故意追求一种文艺的效果,但却让人感觉很不自然。这些台词读起来就像是在故作高深,而不是真正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不仅如此,一些剧情的发展也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故事的线索似乎有些混乱,情节之间的过渡也不够流畅,使得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受到了影响。
他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林一的剧本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难道是因为他初次写剧本,还没有完全掌握剧本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吗?还是说他在创作过程中过于追求某种风格,而忽略了故事本身的逻辑性和可读性呢?
无论原因是什么,他都觉得林一的剧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想要拍摄出来起码还要找个专业编剧把这个剧本重新改一遍才行。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剧本首先应该把故事讲清楚明白,而不要仅仅为了追求文艺效果而牺牲了故事的本质。要不然观众看完电影到最后都不知道电影讲的是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文艺片都不卖座的原因。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