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密便命人与王世充商议好了交易的具体事宜。
然而,交易达成后,因李密占据着重要粮仓,能够饱食无忧,此前,每天都有上百个东都的人赶来李密占据的城池投降。那时候的洛阳城中,粮食的供应尚不充足,很多百姓和士兵都挣扎在饥饿的边缘。面对李密给予的希望和援助,他们纷纷欢呼着投入李密的阵营。
可当洛阳城中换得了大量粮食辎重,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之后,投降李密的人却越来越少。李密见到这一情况,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懊悔。他喃喃自语道:“唉,我当时怎么就没能看清这背后的利弊呢?只想着解决眼前的困难,却忽略了王世充的谋划,这岂不是正中了他的下怀?”
于是,在懊悔之余,李密当机立断,立刻停止了与东都王世充的交易。
从这次的物资交换事件中,可以看出李密此时的状态较为急功近利。他在面对眼前的利益诱惑时,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和冷静的判断,急于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却没有充分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同时,身边长史等人的阿谀奉承也对他的判断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他陷入了短暂的迷茫和冲动之中。这也提醒着,在复杂的局势面前,领导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王世充虽以布匹换得李密不少粮食,但东都洛阳人数庞大,填饱肚子只是暂时的,并不能彻底解决温饱问题。正在此时,他安排在李密军中的探子来报,称李密击败宇文化及率军返回之后,其麾下精锐之士与良马良驹大多在战场上不幸战死。同时,瓦岗军士兵亦疲惫至极,且因长途跋涉、连续作战,不少人染上疾病,战斗力大幅削弱。
王世充听闻此消息后,便盘算着要趁李密军队这种衰败之态展开进攻,可又忧心己方军队人心不齐,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左思右想,他便心生一计,找来左军卫士张永通配合自己上演了一出蛊惑人心的“神剧”。
左军卫士张永通按照王世充编导的剧情,在东都城中四处谎称自己接连三次在梦中见到了周公。
“周公”指的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