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丹墀九阶,李密止步,由殿中省尚食接递。他跪地奏道:“光禄臣密,谨奉天膳,伏惟陛下饮和食德。”
李密的声音在殿中回荡,他感觉自己的尊严仿佛也随之消散在空气中。
当他捧着金漆食盒趋步丹墀时,分明听见身后传来压抑的嗤笑——昔日统领百万瓦岗军的魏公,如今竟在御前执庖厨之役。
据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载,当日御膳特设“混一南北”之菜——洛阳水席头汤\"牡丹燕菜\"与太原醴酪同案而陈。
太原醴酪,又称醪糟,是一种传统的山西小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根据《礼记·礼运》中的记载,“以烹以炙以为醴酪”,说明在古代,醴酪是帝王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食品。
在寒食节期间,太原地区有食用醴酪的习俗,这与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有关。虽然传统的醴酪制作技艺在当代有所演变,但其作为太原特色小吃依然深受人们喜爱。
这道菜品的寓意再明显不过,皇帝李渊要以李密为媒介,收服山东势力。李密望着案上的菜肴,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这不仅是一顿御膳,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而自己,不过是这场大戏中的一个道具。
“陛下圣安。”李密的嗓音有些发涩,手中的青瓷碗盏映出他微颤的眉峰。
(注以上内容是作者按照《大唐开元礼》溯推当时情景,有不足之处读者朋友们可以提出修改建议)。
殊不知,此次献食成为李密叛唐导火索。《隋唐嘉话》载其退朝后愤言:\"吾手持百万貔貅,安能作长安庖人!\"未及半月即借收抚旧部之名东出潼关,终酿桃林之变。司马光评曰:\"高祖使密典膳,实察其志,若养鹰饱则扬去,惜乎调饥未得其术。\"
这场充满象征意义的冬至朝会,既展现唐初礼制建设成就,亦暴露新朝整合山东豪强的困境。李密在献食仪式中的尴尬处境,恰成隋末唐初权力重构的鲜活注脚。
退朝时,李密特意绕道西内苑。西内苑是唐代皇家园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