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夏军后勤体系更因此开始承受空前压力。不得已,窦建德下令从河北调运20万石粮草(占夏政权年产量15),征发15万民夫疏通菏水漕运,却又引发魏州民变,当年河北“饿殍塞路,易子而食者相望”。
夏政权在文化整合方面同样也遭遇了困境,山东士族集体抵制均田制推行,清河崔氏藏匿3000荫户,曲阜孔氏拒授劝农使官职,临沂王氏甚至私铸“开通元宝”破坏夏国货币体系,致使夏军在新占区的治理危机逐渐发酵。
为镇压曹州反抗,窦建德被迫分兵2万留守,致使前线可用兵力缩减至10万。李世民敏锐抓住其“兵分而势弱”的破绽,亲率3500玄甲军发动突袭。更致命的是,山东盐铁收入未能及时转化为战争资源,夏国府库虽存绢80万匹,前线粮价却飙升至“匹绢易粟一斗”,形成“富而不强”的畸形经济状态。
其文化裂痕更在关键时刻显露。曹州驻军拒绝北上救援,《唐代墓志汇编·李府君志》直言“建德之亡,祸起曹州”。当621年五月虎牢关硝烟散尽,这场掺杂着水火光影的兼并终成大唐一统的垫脚石,其教训深刻影响着后世战略决策。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