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四十五分,急诊科的早交班会还没开始,唐小玉已经站在超声机前调试探头。
这是她参加陆安组织的急诊超声培训后养成的习惯,每天提前到岗,用模拟人温习一遍fast(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流程。
“唐医生,3床新收了个腹痛患者!”护士急匆匆跑来,“血压90/60,心率120次/分!”
唐小玉的手指已经本能地调整到腹部探头模式。
当她推着超声机赶到床边时,值班的周泽还在翻着化验单:“马上给ct室打电话,要送个腹痛的患者过去……”
“周医生,我先做个床旁超声。”唐小玉的声音很轻,但她手上的动作干净利落。
耦合剂在患者右上腹涂开时,她想起陆安在培训时强调的“20秒法则”,要在黄金时间内捕捉关键征象。
探头斜向置于肋弓下的瞬间,屏幕上的图像让她瞳孔一缩。
“肝周可见无回声区,深度约3cm,考虑实质脏器破裂出血!”
她的报告声惊动了整个急诊科的抢救室。
这与以前的她形成鲜明对比。
那时同样是急诊腹腔出血,她只能按部就班地等ct报告,等会诊,等手术室准备……
患者最终因失血性休克进了icu!
而现在……
“立即联系急诊手术室!开放两条静脉通路!通知外科组的陈默老师!”唐小玉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同时手指在屏幕上圈出出血区域。
这个动作她曾在练习中上重复过上百次,如今在真实抢救中行云流水。
当陈默跑进抢救室时,唐小玉已经完成了第二次评估:“陈老师,患者出血量估计800ml,目前生命体征尚平稳。”
她递上打印的超声图像,上面标注的测量数据精确到毫米!
“做得好!”匆匆赶来的陆安站在门口,目光扫过井然有序的抢救现场。
他注意到唐小玉操作探头的角度,正是培训时重点讲过的“肝右叶扫查技巧”。
此时,走廊的电子钟显示07:55。
其他组的医生陆续到岗,有人对着ct申请单皱眉,有人忙着打电话协调床位。
而唐小玉已经完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