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协议里写明……”陆安刚想反驳,就被她打断。
“协议是半年前签的。”她拉开抽屉,取出一份红头文件,扉页上赫然印着《林氏集团研发投资效益评估报告》。
翻开第一页,加粗的红色字体刺入眼帘。
陆安实验室投资回报率:17
陆安的眉头深深皱起。
他缓缓翻动文件,内页的柱状图清晰地显示。
过去18个月,林氏集团对实验室的投入曲线一路攀升,而产出栏却几乎贴着x轴蠕动。
除了几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商业转化收益几乎为零。
“陆教授应该明白吧?”
女秘书的指尖轻轻点在那个刺眼的17上,指甲修剪得一丝不苟,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刀刃。
“董事会更关心的是,这个数字什么时候能突破5、10。”
她的声音微微一顿,随后继续道:“毕竟,救命的恩情可以记几年,但上市公司的财报,每个季度都要见光。”
陆安沉默。
他知道医疗研发的回报周期漫长,新药从实验室到上市,动辄十年。
但资本没有耐心等待,他们只关心数字,关心股价,关心股东的利益。
女秘书见他不语,趁热打铁,继续道:“更何况,这些国产配件经过iso认证,完全符合标准……”
“符合什么?”陆安突然打断,声音提高了一度,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符合杀死实验数据的标准吗?”
空气骤然凝固。
女秘书脸上的假笑僵住了,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几秒后,她的嘴角重新扬起,但这次的笑容显得极为拙劣。
“陆教授,请注意您的措辞。”她的声音冷了下来,“董事会的意见很明确,既然三年都没产出可商业化的成果,那么控制成本是必然的选择。”
陆安冷笑:“所以你们在耗材上动手脚?就为了逼我们主动终止合作?”
女秘书突然笑了。
这次的笑是真实的,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