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侍奉他的仆人、侍女皆已不在,空荡的房间显得格外萧瑟,仿佛预见了塞尔维亚的命运。
“为了成为这间房间的主人,我曾忍辱负重多年,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吗?”
或许,这就是报应。
彼得一世能够登上王位,全因“黑手社”刺杀了亚历山大·奥布雷诺维奇。
而在此之后,他与塞尔维亚王室始终暗中支持着“黑手社”。
愚蠢至极。
他早该意识到,“黑手社”的激进与危险终会反噬塞尔维亚,应当趁早铲除。
可他没有。
尽管帕希奇总理曾多次警告,他仍放任不管,直到如今,“黑手社”的权势过大,让塞尔维亚迎来了毁灭。
现在后悔,已然太迟。
沙沙——
彼得一世取出纸笔,书写遗书。
命令他死后,余下的士兵务必投降。
“曾做了一场美梦。”
放下笔,他拔出佩枪。
塞尔维亚最后的国王闭上双眼,将枪口缓缓抵住太阳穴。
“永别了,我深爱的塞尔维亚。”
他正要扣下扳机——
“不可啊,陛下!”
感到不安而赶来的普特尼克元帅,猛然夺下了国王的手枪。
“让开,拉多米尔。”
“臣不能!若陛下殒命,谁能保护那些沦落敌手的可怜子民?!”
彼得一世若死,塞尔维亚民众便会完全暴露在凶残的联军之下。
而如今,唯一还能与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斐迪南谈判、争取宽恕的,唯有受敌人尊敬的彼得一世。
“陛下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您自己。”
普特尼克的慷慨陈词,使彼得一世无力地放下了枪。
“何等屈辱何等悲哀的时代啊”
连死,都不能随心所欲。
不久后,王宫上空,白旗飘扬。
为期七日的贝尔格莱德攻防战,就此落幕。
塞尔维亚战线,终结。
“唉,差点就酿成大祸了。”
听闻彼得一世差点自尽的消息,弗朗茨·斐迪南松了一口气。
若是他没有乖乖投降,而是执意扣下扳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