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6)页
德国的伯恩哈德·冯·比洛,英国的大卫·劳合·乔治,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以及奥匈帝国的卡尔·冯·施蒂尔克,这四人。
    ‘虽然施蒂尔克那边嘛,奥匈帝国算是德意志帝国的二营,所以在四巨头中的存在感稍微有点薄弱’
    但无论如何,比起其他国家,他们的发言权还是要强上许多。
    四巨头的权力有多大呢?重要议题讨论时,别说他们这些外务大臣了,就连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也一概被排除在外,只有四人能在戒备森严的密室中自行商议并作出决定。
    对其他国家来说,这当然是让人火大的事。
    毕竟,德国、英国、美国、奥匈帝国四国联合把所有好处都吃光了。
    然而,这正是协约国四皇、四巨头的权力,也是这场打着“世界和平”旗号召开的和会,最终却与真正和平渐行渐远的原因。
    殖民地独立?英国坚决反对。
    废除种族歧视?英国死活不同意,美国也因国内黑人问题而暗中反对。
    至于能不能提出民族自决?英国必然再次激烈反对,深受民族矛盾困扰的奥匈帝国也不会支持。
    怎么好像大部分都是英国在反对?别在意,他们本来就是这样。
    总之,即便是四巨头内部,只要有一人明确反对,相关议案基本就没有通过的可能。
    “我们美国的立场是:只要日本放弃对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内的滨海边疆地区的占领并撤军,我们可以考虑承认日本对东京(北圻/ng  kinh)与安南地区的占有。”
    “我们英国同意美国的意见。”
    英国和美国正以火眼金睛全力阻止日本的扩张。
    实际上,在一战时期,也只有身为协约国隐藏“五皇”之一的日本,才能得到这种微弱的谈判空间。
    “这、这根本是无理要求!而且我们日本绝不可能从自己浴血夺取的滨海边疆区撤军!”
    当然,日本依然是日本,拒绝放弃对印度支那与滨海边疆区的野心,继续激烈挣扎。
    日本方面的反应,汉斯倒是能理解。
    对他们来说,美英的干涉,无疑勾起了当年甲午战争后因三国干涉(德俄法)而被迫吐出辽东半岛的屈辱回忆。
    所以他们才
第(5/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诡三国被弃后我高嫁太子,渣竹马悔疯了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垂钓万界,收十位女帝成神道影道界天下洪荒:化先天阵灵,守截教百万年重生成婚日,我转身嫁世子宠冠京都重回阴郁老公年少时重生1960:从林海雪原打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