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连拖带拽的,竟然也拖着他一路考到了会试这一轮。
老崔家激动地不行,在平阳县连办了三天流水席,恨不得告诉全天下,他们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
所以,今日来送行的队伍,崔家人占了一大半。
崔家几个主事的男人都站在最前面,一脸认真的盯着慕容暨白,也想听听先生给崔凯的叮嘱。
慕容暨白微微皱了皱眉,淡声道:“你好好写字就行了!”说着,敷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朝马车一抬下巴:“天不早了,赶紧出门吧。”
崔凯&崔家众人:……
送行的人送了五里地,终于是走不动了。
马车上只剩下江禀文和崔凯两个。
崔凯懒洋洋的躺在了马车上,叹了口气:“哎,终于能出门啦,也不知道京城好玩不好玩。”
江禀文眼皮都没抬,摸出慕容暨白送的笔记开始埋头苦读。
见好友一点反应都没有,崔凯也无聊的紧,躺了会儿,不知不觉竟然睡了过去。
再醒时,他一掀开了马车的车帘,外面已经换了风景。
“天都黑啦。”崔凯抹了抹嘴边的涎水。
江禀文嗯了一声。
“还看书呐。”崔凯凑过来,却发现好友手里的书本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两封书信。
“谁写的啊。”他下意识的就抢过去瞧了一眼。
“我爹娘。”江禀文倒是也没藏,由着对方去看。
“我的天,你娘写了这么多啊。”崔凯先看的是沈清玥寄给大宝的那一封书信,厚厚的一大摞。
那厚厚的一摞信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沈清玥在信中细细叮嘱大宝,一路上要注意饮食,切不可贪凉,天气转凉时要及时添衣。
京城不比平阳县,人多繁杂,要懂得保护自己,与同学相处要谦逊有礼。
她还回忆起大宝小时候的趣事,字里行间满是母亲的慈爱与牵挂,洋洋洒洒几千字,仿佛要把所有的关心都一股脑传达给儿子。
“你娘平时看起来不像是那么啰嗦的人啊。”崔凯震惊完又顺手翻开了下面一张纸,仔细一看,是江时景给大宝写的信。
与沈清玥的长篇大论不同,江时景的信只有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