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崇祯帝瞪大了双眼,紧紧地盯着手中那份清单,脸上逐渐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惊喜之色。只见那清单上头一项便是令人瞩目的黄金,数量竟然高达三万三千六百两之多!按照大明当前的兑换比例,从一比八到一比十不等来计算的话,这三万多两黄金最少也能够兑换三十余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极其可观的财富。
    除了黄金之外,还有六万五千两纹银和五万余斤铜锭。这些可都是大明市面上流通的硬通货,价值不菲。
    倭国向来以盛产金银铜等贵重金属而闻名,如今这份收获着实让人喜出望外。其他方面的如扇子,屏风,漆器等崇祯就懒得去默算了。
    “哈哈哈哈哈……曹伴伴果真是没让朕失望啊!来人呐,快给曹伴伴赏赐蟒服玉带!嗯,用坐蟒”崇祯帝心情大好,竟是如此难得地慷慨大方起来,蟒服都是四爪侧蟒服,坐蟒服也只有王承恩才有资格穿戴。
    也难怪大明朝的诸多皇帝都对太监们宠爱有加、委以重任。毕竟对于那些太监而言,他们在宫中唯一可以依靠仰仗的唯有皇帝陛下的恩宠与信任罢了。
    正因为此,在太监们的心目当中,皇帝交办之事永远都会被摆在首位,竭尽全力去完成。就如同当年郑和七次率领庞大船队远航西洋一样,不正是谨遵着永乐大帝的意志行事么?
    历史上对崇祯褒贬不一,明粉都是说崇祯贯彻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到死都没有丢大明王朝的脸面,比起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朱祁镇强无数倍,而清粉则说崇祯优柔寡断,对文官武官都缺乏管理以及制衡手段,只会一味的给农民加税导致大明覆灭。
    崇祯帝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除了做皇帝外绝对是一名好的王爷甚至官员,宁可自己穿打补丁的龙袍也不肯加重内宫的开支。
    这次试探性贸易宛如一道曙光,为崇祯帝开启了一扇窗户。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国家的财政收入实际上高达两千多万两白银。然而到了崇祯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除了原本的税收外,又额外增加了多达一千大几百万两的所谓“三响”。如此一来,总的税收竟然能够达到令人咋舌的四千万两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平日里我们所谈论的明朝财政收入仅有区区四百万两白银,这其实仅仅是户部太仓的收入罢了。由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人在截教写日记,通天被玩坏了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我在乡下打造桃花源娘娘专心宫斗,只为退休当太后叶无尘赶山打猎重生后要奋斗?我转头抱紧富婆大腿凰命:我的官场人生负鼎热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