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陈寅逐渐消失在田野的夜幕尽头,方宁不再犹豫,抽身朝柴威房中赶去。
时过夜半,营地里的看守大多打着瞌睡。只身潜入的方宁很容易就逃过了他们的眼睛,翻过高高的围栏,借着夜色跳入屋内。
房间里,柴威正在案几前沏茶,喝了几口现困倦之态。
昏暗橘灯下,滚烫的烟窜碰在瓷杯壁上,最终消散在茶水中。
方宁一路随着他来到内室。水雾从空气中散去,小灯明灭,房内人无知无觉地将床帘垂下。
床帐中鼾声渐起,沉睡之相。
方宁很快摸清了屋子的构造,静悄无声地踏入其后的书房。
书房内陈设杂乱,案桌上散乱着许多信纸,毛笔在水缸中晕开了墨,干涸了的砚台静静地躺在桌角。
方宁摩挲过信纸的表面,快速翻阅过一张张纸页,从其中浏览过各色信息。不过顷刻,她便瞥到了几个不容忽视的字眼——
“敬太师启诚如斯言”
“再拜阶前,愿与太师共进退多谢盛意”
“威与太师相见恨晚才知前身所托非人也!”
这些信件,竟然是柴威与当朝国丈蒋太师暗度陈仓、狼狈为奸的罪证!
在信中,蒋太师意欲与柴威结盟,因而将《步天歌》残篇赠与柴威以表诚意。而接到此信的柴威欣喜若狂,不但一口应下了与蒋太师的结盟,还发现了在此残篇之中,所记载的正是前朝大贪官秦谷的墓。
方宁读完两人来往的所有信件,心下不觉狂跳,在确认没有其他线索后,波澜不惊地将纸张归位。
一缕曦光乍破天际,传信的飞鸽越过山谷间的雾气缭绕,奔赴初生的朝阳。
探墓寻宝的队伍出发了。
一行人马困乏的在山间走着。
由柴威给方宁的地图来看,此地离山谷不远,地形呈东南-西北走向。
据方宁推测,此地应在大宋与西夏的交界处。那里山脉纵横,峰岭交错。
原本寻龙点穴先须登上太祖山,然后经过少祖山、父母山,再看龙是其剥换行走,后是其他。
可柴威并没有给方宁那么多时间,她只能依照描绘地势的图纸,经过一夜的推算,经过反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