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火炮大多部署在侧舷。
所以排成一列一个接一个地用侧舷炮击对方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大帅,荷兰人要跟咱们玩近距离对轰!”郑芝龙的副将汇报道。
“对轰可以,近距离不可以,按计划执行吧!”
郑芝龙早就把荷兰人的战术研究透了。
今天他要好好给这些毛子上一课。
不多久,双方舰队开启了遭遇战。
荷兰舰队排成一列自东向西行驶。
福建水师排成一列自西向东行驶。
双方以一种“擦肩而过”的方式展开了激烈的海战。
表面看上去这跟传统的欧式海战区别不大。
但有心人仔细观看就会发现其中的猫腻。
传统的欧式海战双方舰队的距离一般会在200米左右。
这个距离可以充分保证炮弹的命中率。
在大家的命中率差不多的情况下。
最终拼的就是以下几样东西:
第一,谁的炮更多。
第二,谁的射速更快。
第三,谁的战舰更抗揍。
那么此时此刻荷兰舰队跟大明舰队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答:整整1000米!
这是郑芝龙故意为之。
明军的火炮使用了掺入白糖的颗粒火药作为发射药。
他们的有效射程比荷兰人的舰炮远得多。
明军舰炮在1000米的距离上可以保证一成的命中率。
在500米的距离上可以保证两成的命中率。
这都是荷兰战舰完全做不到的。
也就说在1000米和500米的距离上明军可以实现对荷兰战舰的全面吊打。
虽然我的命中率不高,但是我可以实现无损歼敌!
这就是郑芝龙的优越感。
“轰轰轰!”
连续几轮的对轰过后延贝尔坐不住了。
虽然荷兰人的舰炮也能打到千米以上的距离。
但是只要超过500米他们的舰炮就完全没有准头。
纯纯的浪射而已。
荷兰人的战舰有很多受了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