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战的想法显然更具长远性。
但这就苦了黄得功和田雄二人。
他们要以四万兵力硬抗日军七万九千兵力。
且还肩负着大量杀伤日军有生力量的重任。
虽然明军的武器装备明显优于日军。
但接下来的战斗也必然是惨烈无比的。
果然,自从三月初三日军的第一波两万援军到位开始。
前线的日军便发起了一波接一波不要命的进攻。
岛根城下,一百辆楯车缓缓向城墙推进。
每一辆楯车后面都藏着五十名日军。
楯车的作用堪比后世坦克,只是它没有坦克那样的机动力,抗打击能力也差点意思。
但不管咋说楯车也能抗住三四发红夷大炮的轰击。
对日军来说这就够了,他们的伤亡数字可以降低不少。
“轰轰轰!”
“哗啦!”
一辆楯车连着挨了四炮之后终于散架子了。
躲在楯车后面的日军当场就死了二十多个。
剩余的人则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
这样的情况偶有发生。
但更多的情况是日军借着楯车的掩护接近到距离城墙很近的地方。
有效规避了冲锋路上的伤亡后日军的攻城作业总算正常起来。
一部分日军顺着梯子往城墙上爬。
日军都是小矮子,所幸城墙也不是特别高。
另一部分士兵举起鸟铳站在城下跟城头的守军对射。
在六十步以内日军的鸟铳劣势便没那么明显了。
连续半个月的时间日军都在制作大型攻城器械。
在这一刻这一行为终于收到了回报。
德川家光的格局已经彻底打开了。
他连一千人的预备队都懒得留。
江户来的第一批援军两万人全被德川家光送上了前线。
谷中正平得到两万人的生力军后腰杆子也硬起来了。
攻城器械有了,人也有了。
此时不撒欢更待何时!
于是,两万八千日军从早到晚不停歇地攻城。
田雄率八千明军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军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