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却深深愧疚于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妻子和年迈的父母。
前方的码头入口,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在这里,人群被硬生生地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条队伍。
一条队伍宛如一条长龙,笔直地延伸向停靠在岸边的渡轮,队伍里的人们紧紧攥着各自的行李,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期盼。
而另一条队伍,则被安排在与渡轮通道相邻的等待区,那是一片用简易围栏隔出来的狭长空间,地面是坑洼不平的水泥地,几盏昏黄的路灯在头顶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同志,您看看,这是我儿子的照片,他现在正在南方军区服役呢。”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双手微微颤抖着,将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检查的士兵。
照片中,一个年轻士兵穿着军装,英姿飒爽地站在军营前,旁边是大妈和她的老伴,一家人的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灿烂。
“好的,大妈,您别着急,我看看。”士兵接过照片,仔细地查看着,然后又核对了一下手中的电脑,确认无误后,对着大妈点了点头,“您可以过去了,注意安全啊。”
“谢谢啊,同志。”大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连忙道谢,然后匆匆地朝着通道的另一端走去。
旁边,一位中年女子手里拿着一封皱巴巴的信件,信封上还残留着一些泪痕,她递给士兵,声音有些哽咽:“这是我丈夫写给我的信,自从灾难爆发以后,他一直都很忙,信息也断联了,这次希望能顺利撤离。”
信件的纸张已经被泪水浸湿了一角,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清其中的内容,是丈夫对她的思念。
士兵接过信件,认真地查看着,随后又摇了摇头,看向旁边的军官。
军官叹了口气,怎么会不知道士兵的意思?
他上前几步,轻声对中年女子说道::“这位女士,麻烦您了,您看能不能再找找,有没有其他能切实证明您丈夫军人身份的东西?”
“像是证件、勋章,或者其他有明确标识的物件都行,名字也成,要是有他所在部队的番号就更好了,这方便我们精准查询。”
女子眼眸一亮,赶忙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掏出一枚服役章:“那你看看这个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