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前往哈市的列车票,一票难求。
“哐当哐当”,列车由滇南西昆开往沪市,再由沪市开往北方首都。
其中一节火车的软卧包间内,沈明沁摊着一本英版书籍翻看,窗外风景不停变化,光影掠过她的发丝,洒落到她身旁的彩色积木上。
腓腓靠着下铺床沿玩积木,堆好三层,要堆第四层,才堆一两块就因为车厢的晃动颠落下来。
他有些不高兴,拧着小眉头,重新搭砌一二层,铺开第三层的面积,为第四层的积木预留宽敞位置。
小小的人儿,长得雪白胖乎,本来是大眼睛翘鼻子的好基因,因为营养过剩,眼睛受了挤压,成了稍长一点的长眼,殷红的小嘴抿着不说话,穿条蓝色连体背带裤,大热天,怕捂着他的屁股,背带裤特意开了裆,露出点屁股上的乌青印。
对面单人沙发上,魏云凡的目光从儿子身上,转到沈明沁脸上,瞧她翻书翻得入迷,几小时不换坐姿,轻啧了声“书迷”。
“书迷”好像听见了,抬头看他一眼,微抬了下银边镜框,又低头继续翻看。
“哐当哐当——”
火车窗景从山岭换成绿色平原,过了沪市,离京市越近。
腓腓搭好完整的七层积木,扭头戳了戳妈妈的胳膊肘,沈明沁放下书,看向儿子,笑着夸他:“很棒,积木拼接的非常齐整。”
得了妈妈的夸奖,腓腓扭着肚皮回头望爸爸。
魏云凡一向不用也不喜欢谁来提醒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养孩子他有自己的领悟心得。
他起身走过去,适当给出赞许,“搭建的超级好。”
怕男孩子骄傲,特意补充一句,“花费时间有些长,多了不必要的步骤。”
1913年江苏镇江金山江天寺纪修和尚到此地任住持后,香火旺盛;1924年纪修和尚将寺院命名宝莲寺,并陆续增建庙宇,1928年建成一座大殿。
1930年,筏可法师任住持后,再更建殿堂,筑山门牌坊,并自体宝莲寺匾额。经数十年刻苦经营,昔日的茶园茅舍终于发展为今天的巍峨建筑。
每年主板多种法会,声誉日隆。
如今的宝莲寺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