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每一天,胤禩每日都会留记号给斥候,以此来传递他处境安全的信号。
可随着大军越深入,沿途之中空置的蒙古包也逐渐多了起来。
看来这些牧民也都收到了消息,拖家带口的逃往了大型部落。
大军深入一段时日之后,在哈密遭遇了深入准葛尔部之后最强烈的反抗。
在距离哈密还有几十里的时候,有个科尔里克山,哈密驻守的兵马在这将清军拦截了下来。
大型部落的经营本就不容易,这些草原上的贵族,并不想这么轻易的放弃自己的地盘。
他们凭借熟知地形的优势,藏在了山中,在大军经过了一半之后,所有人都一窝蜂的冲了出来,矛头直指被军队护在中间的康熙和胤礽。
为了避免清军的斥候发现,他们藏匿的地方,距离清军行进的大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他们冲下来的马蹄声很快就引起了清军注意。
胤礽听见马蹄声转头看过去的时候,前后的军队已经迅速围拢过去了。
胤礽见状,也把马匹上挂着的连珠火铳拿到了手中。
康熙的亲卫并没有无脑的冲出去,而是分工明确的将康熙和胤礽护在了中间。
重骑兵的冲锋是极为暴力,且极具观赏性的。
但胤礽这个时候哪有什么心思欣赏?他只顾着提防敌军有没有人要冲他放冷箭了。
康熙隐在盔甲后面的面容冷冽,观察着是否有机会试验“碗口大将军”的威力。
但叫他失望的是,清军和敌军已经交织在了一起,若是祭出火炮,误伤到清军是板上钉钉的事。
胤礽看到敌军射出来的弓箭很容易就被护卫挡下来之后,觉得自己的处境很安全,于是便将手中的连珠火铳换成了燧发枪。
专瞄敌军的战马打。
他的枪法准头还行,可这是在战场之上,目标晃动的太频繁,他怕放冷枪打到自己人身上,所以就瞄那些战马。
误伤的概率会小一点。
一场遭遇战只打了小半个时辰的样子,敌军在发现己方没有半分机会接近康熙之后,果断打马退走。
没办法,再不走他们就要被包饺子了。
敌军的将领显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