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山南麓的遵化市,铁画与皇家金银细工工艺品如同两颗明珠,串联起地域文化、技艺传承与历史记忆的千年脉络。它们不仅是遵化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中“以器载道”精神的生动注脚。
一、铁画:以铁为墨绘丹青
技艺溯源与工艺精髓
遵化铁画以马口铁和铅丝为原料,历经裁剪、折叠、锤打、造型、焊接等工序,将国画的章法布局与剪纸、木刻、花丝首饰等工艺融为一体。其创始人洪日昇原籍浙江绍兴,清康熙年间随皇十四子允禵迁至遵化马兰峪,开办铁画作坊,将南方工艺与北方皇家审美结合,形成“黑白分明、轮廓清晰、立体感强”的独特风格。第七代传承人洪鑫突破家族单传局限,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出金画、银画、铜画等新品类,使传统铁画焕发新生。其代表作《马到成功》以锤锻工艺表现骏马肌肉纹理,鬃毛纤毫毕现,获全国工艺美术展金奖。
文化符号与艺术价值
铁画不仅是工艺品,更是遵化地域文化的符号。其题材涵盖山水、花鸟、人物,形式包括立轴、中堂、屏风及铁画灯,既可独立成画,又能与建筑空间结合。在马兰峪古镇,铁画作坊与清东陵建筑群相映成趣,游客可目睹匠人“以锤代笔”的创作过程:将铁板剪裁成花瓣形状,通过数万次锤打塑造出牡丹的立体感,再以银焊工艺连接花瓣,最终呈现“铁骨生香”的艺术效果。这种将金属的刚硬与艺术的柔美结合的技艺,被诗人郭沫若誉为“以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
产业赋能与跨界创新
遵化市推动铁画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在清东陵景区,铁画艺人现场展示技艺,游客可定制生肖铁画或参与体验课程;洪鑫工作室与高校合作,将铁画元素融入现代家居设计,开发出铁画屏风、茶具托盘等文创产品,单件售价从数百元至万元不等。2024年,遵化铁画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周边就业300余人,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二、皇家金银细工工艺品:燕京八绝的宫廷余韵
历史渊源与技艺传承
皇家金银细工工艺品源于清宫造办处,历经商周青铜器装饰技艺、汉唐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