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竟然设立了各种奖励。
而村里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当时邵明修当知县时,批了一块荒地给红枣村当集体用地。
嗯,这地还用了什么分期付款,五年内把这荒地的银子给衙门付完。
村学和村里修路的费用,就是从这集体用地里出的,有意思的是村里为了监督集体用地出产去处,还成立了村委会,光是听着这村子简直就是大景朝村子的榜样嘛。
这些奇怪新颖的方式,不用问都知道这里大多数都跟孙保财有关。
当下来了兴趣,让孙保财详细说说当时为什么这么做。
孙保财看太上皇想听,就详细说了一遍。
如果能引起皇家人的重视,也是一件好事,全民开启民智对朝廷只有利,好处是促进社会快速发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到时就真的很难说了。
可能会出乎所有人的想象吧,现在大景朝的盛世景况,是眼前太上皇一手缔造的,新皇如果沿用现今的模式,突破太上皇的政绩很难只能保持吧。
这样下去的弊端就是某一代皇子太过平庸,那么国力衰弱是必然的。
但话又说回来,教育普及不能只靠现在的官学。
大景朝的官学,还是县学、府学、太学三种类型,每县一所每府一所到太学这里已经是全国一所了。
整个国家只有一所大学,这个真的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