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对于秦昇而言,他如今需要的是一批自己亲手录用和提拔起来的新锐官员,至于这些官员是出身名门还是寒门子弟反而没那么重要。
而裴世矩也敏锐意识到了这何尝不是他们河东裴氏的机会,也开始考虑到底要向秦昇推荐何人为主考官。
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当世经学大儒王通,可偏偏王通出身太原王氏,而王家跟李家交情匪浅,李渊的亲妹妹就嫁给了王家的王裕。
李渊在晋阳起兵之时,王家暗中出过不少力,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不少太原王氏子弟都在关中的朝廷担任要职。
就凭这层关系,即使王通自己愿意,这个主考官无论如何都落不到他头上。
(ps:历史上王通在大业十三年就忧愤而死,年仅三十四岁,现在剧情需要,就跟李玄霸一样,让他继续活着吧。)
不过很快,他又想到了一个不久前刚登门拜访过他的故友,不由笑了笑道:
“有一人,刚出仕之时做过陈朝的官,官拜尚书殿中侍郎。
隋灭陈后,他又入隋为官,先后做过东宫学士和太常博士,不过之后因为受到杨玄感的牵连,被陛下贬为西海郡司户。
薛举起兵称帝之后,又拜他为黄门侍郎,参与机密。
西秦国灭亡后,他又为李渊效力过一段时间,只是因为刘文静之死而心寒,便带着儿子回了江都,打算向陛下请罪。
如此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之人,不知齐国公可愿用他为河北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说到最后,裴世矩眼中分明闪过一丝深意,语气也多了几分试探的意味。
秦昇对此则是哈哈一笑:
“就连薛举都知道此人的才干,委以重任,我若是不用他,岂不是说明我还不如薛举?
敢问裴公,此人究竟是谁?”
裴世矩淡淡一笑,随后缓缓吐出两个字:
“褚——亮!”
(现在你们应该猜得到第一个状元花落谁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