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备战,如皇玛嬷所说般提前报仇,也提前防范都还来不及呢,哪有心情内斗?”
康熙不说话,只定定地看着他。
良久良久。
久到四阿哥双膝都隐隐犯疼了,他才点头:“你最好记住你今天所说,否则……”
否则如何康熙没有说,但眼角眉梢之间尽是威胁。
四阿哥满脸镇定:“汗阿玛您放心吧,就如皇玛嬷所言。在教养子嗣这方面,您别说放眼大清,就算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中也是遥遥领先的。”
“日后但凡这些兄弟子侄们能用,可用,儿子都犯不着舍美玉而求顽石不是?到底现在儿子与其余兄弟们便有龃龉,也没到那不死不休的程度,更远不如当初太宗皇帝与睿亲王兄弟。”
“太宗都能为了大清江山而大胆启用睿亲王兄弟,儿子又岂会放着许许多多的能臣良将而弃之不用?”
至于如果那些兄弟冥顽不灵,非要一条道跑到黑怎么办?
四阿哥没说,康熙也没问。
都是把大清江山放在第一位的人,再也不可能因为一些细枝末节,因为个别人而束手束脚,甚至姑息养奸。
父子两个商谈许久之后,终于得到了统一意见。
次日朝堂之上,康熙就宣布了正确答案。
四阿哥这个新太子跪地谢恩,保证日后兢兢业业学习,踏踏实实当差,不辜负皇父信任。
所有人惊呆,下意识去看原太子胤礽的位置。
那什么……
倭子国跟朝鲜国先后在他率领之下被打到去了国号,成为大清行省。如此开疆拓土之功下,群臣振奋,还以为那位早早晚晚会被复立。
结果人家都没在京城停留许久,就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而这期间,四阿哥回归,皇上下旨。
这位冷面王爷就成了新任太子?
群臣震撼之余,一个个原地跪下:“兹事体大,还请皇上万万三思而行。”
好家伙。
之前一个个的恨不得早也谏,晚也谏。生怕他突然驾崩,没给大清江山留个正统继承人一样。现在他如他们所愿,又立了新太子,这一个个的倒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