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故发生在那个闷热的夏日。吕氏嫁入东宫后,常氏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起初只是食欲不振,后来竟咳出血丝。
朱标遍访名医,却查不出病因。常氏自知大限将至,强撑着病体为朱标绣了最后一个箭囊,又将三个孩子搂在怀中,教他们背诵《千字文》。
生产那日,暴雨倾盆。常氏攥着朱标的手,气若游丝:&34;标郎,照顾好孩子们&34;话未说完,便没了气息。
朱标抱着尚有余温的尸体,血泪模糊了视线,耳畔回荡的,仍是常氏初见时那句清脆的&34;大哥哥&34;。
常氏的葬礼极尽哀荣,朱元璋亲自扶灵,马皇后哭晕在灵堂。
朱樉看着兄长跪在雨中,任雨水冲刷脸上的血泪,突然明白,那个总在城墙上欢笑的少女,那个会为朱标偷偷藏起酸梅的姑娘,终究化作了东宫庭院里的一缕香魂。
宫灯在夜风中摇晃,朱樉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常氏最后一次射箭的模样。
那时她已病得握不稳弓,却仍要强撑着为朱标表演新学的箭法。箭离弦的刹那,她回头笑得灿烂,发间的绒花簌簌落下,像极了他们初见的那天。
如今,朱樉走过承天门,望着天上一轮残月,忽然觉得这皇宫的夜,竟比战场上的硝烟还要冷上几分。常氏的一生,短暂如流星,却永远照亮了朱标的心,也成了东宫里众人不愿触碰的隐痛……
(先给大家一章,剩的两章晚上补,感谢大家的谅解,这段时间有点累了,学校课太多,从早上起来就上到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