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笔录,昨天酉时吕布在家里烤羊肉,有他麾下校尉高伯平为证,董顺在书院打扑克,有侍女香菱为证。
这算什么?自家人给的证据,要一百个有一百个!
杨彪怒道:“他们这样的说法,等于无法自证,应该关起来审问!”
宣璠指了指自己:“我?把吕布抓起来?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我答应帮你,没答应搭上自己的性命!”
杨彪不忿道:“那至少也应该把董顺抓起来!你不敢把他下狱,就把他软禁在你那儿!”
宣璠摊手道:“没有证据,我不去。”
杨彪道:“搜集证据正是你的工作!”
宣璠道:“文先公,我知道你心中哀伤焦急,但你不能强迫别人做一些做不到的事情。仅凭一句怀疑就把董顺给软禁起来?他可是董相国的儿子!”
“董相国的儿子是儿子,我的儿子就不是儿子了?”
宣璠一脸郁闷:“不是我不愿意帮你,事情还不到火候啊!”
杨彪道:“你在这儿等着!我给你加点火候!”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宣璠有些委屈,他好歹是堂堂九卿,除了天子和董卓,什么人能对他呼来喝去?
不过他从昨晚忙到现在一直没合眼,确实有些困了,就打了个盹。
过了一阵子,杨彪急匆匆地回来,把宣璠给摇醒:“你要的火候来了。”
宣璠揉了揉眼睛,接过杨彪递过来的帛书。
杨彪问道:“这个够不够抓董顺?”
宣璠定睛一看:“够!”
“现在去,马上,越快越好!”
宣璠急忙去了,在世人的心目中,杨彪一直是个不疾不徐的君子,如今这样焦躁而失了分寸,都是丧子之痛造成的。
宣璠到书院没找着董顺,最后在官署找到了他:“董部尉,廷尉问话,请移步吧。”
董顺正要拒绝,宣璠却张开帛书道:“董部尉且看。”
好家伙,太傅袁隗签字盖章。
大汉的朝廷,表面上是董卓说了算,但董卓讨好士族,其实是和袁隗共治天下,毕竟袁隗录尚书事,所有圣旨都得归他批了才能发。
只要袁隗说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