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成长环境本就不同。思想深度也不一般。我倒是也挺想见见海子的,这个年轻人,如果真的只是东北农村的一个农民的话,那这才华当真是天生的,天赋异禀。”
巴老说完之后,便拿起了笔,从桌上找了一页信纸写了起来。
写完之后,他又停笔问钟老道:“你要不要也写两句?如无意外的话,这些话也会刊登在下一期的《诗刊》上的。”
“这种好机会,我是不会错过的。让我琢磨琢磨,怎么写?《一代人》这首诗,虽然文字简短,但是却如此有力……”
稍作思考之后,钱老也下笔如飞,写下了自己的话。
然后,巴老才叫人来,将信封递给他道:“你现在马上,将这封信,送到《诗刊》编辑部去,就说是作协这边的意见。”
来人不敢耽搁,拿到信之后,便立刻骑上自行车,往《诗刊》编辑部大院飞快赶去。
……
而巴老写完这封信后,却还是有些意犹未尽,忍不住对钟老感慨道:“老钟呀!你看写诗的人里面,就已经有了海子这样的年轻天才。
我们作协这边,写文章的,却依旧都是那些老人。《人民文学》这边有点不够努力呀!这都复刊多久了,怎么一篇有分量的文章都没有呢?”
“是啊!我最近又翻了翻《人民文学》复刊的这些期,好文章倒是不少。
但大多都是老生常谈,文学价值有,但思想价值却不多。尤其是时代价值,更是欠缺。
新意寥寥,让人提不起什么劲来。我看是时候,我们亲自到《人民文学》那边去督军一段时间了。
不然的话,咱作协的牌面都没了,还怎么样引导全国的文学爱好者和作家们呢?”
钟老恢复岗位以来,心里也是相当着急的。
毕竟这十年来,国内的文艺事业,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多少的作家,多少的文学爱好者们,可以说都是在黑暗当中孤独的前行。
如果还不能够有一篇好的作品,来将时代的序幕给打开的话,作协的工作将会非常的艰难。
“嗯!你说的有道理,我看也是《人民文学》的刊登方向有问题,他们太过于保守了。
或许在老稿当中,有不少充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