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忠魂功绩,皆当永载史册,为后世所仰。
为彰忠烈、表勋劳,特敕令:于都城择风水吉地,敕建「忠烈祠」,将历代为国捐躯之将士牌位供奉其中,四时享祭,春秋致礼。
凡阵亡士卒、殉国将佐,皆入祀典,受万民香火,享千秋敬仰,以慰忠魂于泉下,励后人以报国。
另筑「功勋阁」,绘有功之臣画像,陈列阁中。
凡于治国安邦、拓土开疆、平乱御敌、革新图强等事建有殊勋者,皆可入阁。
其画像衣冠威仪,生平功绩勒石于侧,使后世观之,知前人创业之艰、守成之难,亦令忠良勋业,与山河同寿,共日月齐光。
着礼部速拟规制,工部即刻筹备,所需银粮,着内帑调拨。务使祠阁宏丽庄严,彰显朝廷褒忠奖功之意。钦此!
昭明七年八月十三日。”
“臣遵旨,陛下万岁万万岁!”
这一次谢恩的声音明显大了很多,这可是能载入史册、传与后世的荣耀啊!
王忠看着众人谢完恩,又高声说道:“陛下隆恩,将于中秋节在太极宫为众位将士庆功!”
“谢陛下!”
…………………
昭明八年三月,忠烈祠和功勋阁相继落成,长歌亲率文武百官于忠烈祠,为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们上香,并御笔亲书楹联:
上联:报国捐躯,热血一腔凝浩气
下联:舍生取义,英魂千古铸丰碑
横批:忠烈千秋
同年四月,长歌下旨裁军:凡35岁以上者,18岁以下乃家中独子者,皆解甲归田,并赏,银50两,田十亩。
同时发布征兵退伍令:满18岁且非独子之儿郎,可自愿参军,三年期满后,可退伍回乡。
这是长歌仿照后世的服兵役法制定的,士兵有军饷,退伍后有安置费,若有立功表现可提干,并给予奖励。
昭明十年,年满18岁的长歌,娶了贺贤的嫡幼女为后,于昭明十二年,生下太子轩辕昊。
昭明十五年,生下次子轩辕晏,昭明十七年生下长公主轩辕玉。
昭明三十二年,长歌禅位太子轩辕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