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奕赞同道:“没错。业务架构中的数据流,是站在业务活动的层面,回答‘为什么需要这些数据,以及这些数据如何服务于业务’的问题。”
“举个例子,当我们讨论旅客流量数据流从安检闸机流向机场运行控制中心系统,再到商业区时,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根据旅客流量,合理调配服务资源,提升旅客体验,这背后反映的是业务目标对数据的需求,而不是数据本身的技术实现细节。”
随后,秦奕转向数据架构的内容,介绍道:“数据架构中的数据流,定位则完全不同。它关注的是数据在技术层面的实现,包括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的技术规范。”
“比如,空管系统通过一定的方式发送航班状态消息,要怎么才能保证这个消息不漏发也不重发,这描述的是数据如何在技术系统中流动,使用的是什么技术和数据格式,数据架构更像是一个技术蓝图,为数据的流转提供了技术支撑。”
陈宇一边记录,一边分析:“这么看来,业务架构中的数据流是从业务需求出发,自上而下地梳理数据的流向;而数据架构中的数据流,则是从技术实现出发,自下而上地构建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体系。两者虽然关注点不同,但紧密关联。”
陈宇提出:“航班计划引擎要能处理长期和临时航班计划,检测时刻冲突,这对保障航班计划的合理性很关键。” 秦奕点头认可,并补充:“动态监控看板要整合多方数据,让航班位置和状态一目了然。”
两人又讨论了一阵,陈宇对不同架构里数据流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然后秦奕又跟他讨论了一下资源调度,应急指挥,数据决策各领域的具体设计内容。
在业务架构整体跨领域的数据流方面,他们也确定了航班数据实体、资源数据实体等关键数据实体,规划了从输入层到处理层再到输出层的端到端数据流。
经过一番努力,业务架构的价值逐渐清晰,秦奕和陈宇看着设计成果,心中充满成就感,他们知道,距离打造出全面、高效的机场信息化系统,又近了一步。
不过业务系统只是整个架构设计的第一阶段,后续秦奕和陈宇还需要基于目前业务架构中梳理好的各个核心业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