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钳工。
而是从清末,到现在属于工人的。
一个经历岁月沧桑,经历清末,民初,民末,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工人,站在他的视角见证这半个世纪的兴衰。
赵卫国略一思考,在纸张上写下了一行字。
“1900年,由于闹义和团,他的父母和妹妹都死了。没有了出路,他进了长辛店机厂做了一名学徒。”
不错,赵卫国想写的,就是这个机车厂的故事。
打通南北的第一条铁路再次诞生,燕京近现代工业的源头,就是在这里。
它经历了义和团,经历了一条跨越121449公里的铁路从无到有,经历了清朝覆灭,经历参与了五四,见证了小日子的入侵并与之抗争,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它还创造了中华第一台完全自主的内燃机机车。
她的经历渺小却又璀璨,她的经历痛苦却又壮丽,她值得有一个人用笔,记录下来这一切。
故事早已在赵卫国的心中辗转了无数次。
从前世,赵卫国参观长辛店二七机车厂的时候,就有过这个想法。
如今,赵卫国有过目不忘和学而优加成,下笔的速度越来越快。
00年,义和团烧厂,主角再度无家可归流落街头。